小编推荐:与快餐文化相比,此篇文字略多,但文中诸多德清文化,值得一品。
关于清书:朱炜,笔名清书,浙江德清人。出版有《诗词小品》、《湖烟湖水曾相识》、《百里湖山指顾中》等。
文/清书
《百里湖山指顾中》新书分享会德清站
一
日前“饭”书,深谙叶嘉莹先生的老师顾随先生的两句词,“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叫人想起雪@ 莱的《西风颂》“假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015年1月25日下午,德清图书馆的窗外没有风雪,英溪公园的小树林萧条得别∏有意味,我的个人新书分享会·德清站别开生面地进行着。这样的落木在全国的公园是一种必备之物,但在我的眼中,它们犹有不凋零的树叶,这片小树ζ林,若无数个我的行身,每天跟◆我对望,比生长态势,同接受读者的到访与照耀,我们仿佛注定要成为图书馆公园的一部分。
图书馆公园,我愿意这么叫它。这,不是我的地盘,是我的地图。意料之中的,那天,现场来的年轻人不多,但很有代表性;出乎意料的,那天我的微信、QQ、新浪博客上却聚集了超百名簇拥者,不限实地距离,只为建立某种坐标系,这是我的社交网络。作为分享者,我为现场的和网上的关注者各准备了一些书,并签上◆了我的名字“朱炜”,这是我的私品牌,很直接的、简练的、独特的专属。我深信这种一地一站的新书分享会会使我的人生生发出进步的意义。
鹿晗在电影《重返20岁》的主题曲里唱道:“一个人走到终点,不小心回到起点。”重返二十岁,我在哪里?史上没怎么上过本科▃院校的我,正玩话剧、做旁听生、办人文讲堂……2011年夏天,我毕业了。在经历了︾一年留杭实习后,我毅然选择了回乡,将职业生涯规划为人文工作者。老实说,我不属于天生丽质的人文男,也不善于处理利益与利智的关系,只是一直比较励志,为了单飞而完善自己。在图书馆工作已满三年半,细数足迹,对得起曾经的付出和努力,硬是把这份一眼望得到头的工作做得“横看成岭侧成峰”,使得我的人生有了另一种维度。翻阅已经出版的三本书,我猛然发现自己过去以及未来的历史都已赫然绘出:
与众不同的背后,是无比寂寞的勤奋。
二
提到我写作的初衷,全因自幼性喜涂抹、与古为徒,踏上社会ξ 后满怀文化人的虔诚、自觉与不肯辜负。从2008年始发表处女作,到如今开专栏,写作之于我,可谓一场手指与心灵的马拉松。回顾其中艰难爬坡、不惧质疑和否认的经历,本身挺励志的,何况自己越来越爱、愈挫愈勇,成为作家的意义遂显得无比深刻,值得格外嘉许。至于出书,不过是将之前的几十个单篇进行了挑选、修改和集结,现在的我还在做练习生,着力打开视域,寻找接续的方向和路径,完成阶段性突破,争取出一个骄人的成绩。
故乡作为〖写作者青睐的书写对象,备受关注,但是不同作家对故乡的记忆和情感又有差异。阎连科在获奖感言里说,“把我们村庄的事情放大一点点,它就是整个中国的”;刘震云则说,“从目前来讲,我对故乡的感情是拒绝多于接受”。当下,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乡愁对于许多人而言,似乎只有形而上的意义,虽然多数人对故乡有割舍不掉的爱,但更多的是抹不掉被归属于外乡人的痛。所以,我们懵懂、残忍的青春,无常、偶然的人生,需要有宣言,同样需要付诸行动。于是,我开始了独立写作,出版了三本书。一时间,有人形容我才气乍泄,风光侧漏,势头迅猛,人气飙升,与长兴的周凤∴平,安吉的梅松,南浔的陆剑,并称“湖城文献四公子”(其实就是傻公子)。窃以为,年轻就应该保持一颗鲜活热烈的心,不怯于文,不让梦想荒芜寂灭,不使灵魂没有归途。大约喜欢写作的人,性子里是有些特殊成分的,比如沉潜,“钻他故纸,驴年去”;比如闷骚,跟着心情表达意见,比如跨界,有时扮演拓荒者、探险家,有时变身摄影师,有时充当导游。优秀的作家,必须愿意享受孤独,忘我,在东西方、传统现代之间,然后透过笔底的波澜,逐渐流淌成山川水色、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生长出真实可触的肌理与复杂的维度,暖人心田,启人心智,劝人从善向美。请允许我以我的语言介绍一下滋养我的身体、润泽我的心灵的德清:
德清,比苏杭,襟沪宁,依太湖,引钱塘,面积与人口分别与香港、澳门相当。斯地有声的文明始于四千年前防风氏,书香则绵延两千年,文化世家曰沈曰姚曰徐曰胡曰谈曰蔡曰许曰俞,历代才子佳人辈出。本地历史文化名人中,,清季朴学大师俞樾如孔子。
“世慕昔贤境,书爱众香薰”。201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的主题是“馆员的力量:改革、发展、进步”,联想过来,我的本职工作一定是建立在区域文化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文献工作,前提我必须熟悉自家庭院。“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德清,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常存敬畏心,不怨天尤人,不作壁上观,用精专的学问支起个人的精神骨架,努力恢复当地的风水面貌。一条余英溪,在他们眼中,经济如莱茵河,艺术如多瑙河,他们“浮家泛宅”,拒绝上岸。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伟大的责任:即专精业务功底,完善道德规范,加深文化素养,发扬务实精神。
三
我在后记中引到了《ChinaCuckoo》(中国杜鹃)。该书的作者是Mark,我称他是新的干将先生,称他的太太Joanna是新的莫邪女士。
小城市不宜治学,却宜观察和寻找人的生活和情感记忆。位于莫干山主街荫山街南端松粮山庄隔壁有一家温暖、舒适又老旧的英式咖啡馆,铭牌The Moganshan LODGE,主人是Mark Kitto(马克·基多)与吴宁华(Joanna)夫妇。Mark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北威尔士人,曾为白金汉宫仪仗⊙队成员,上尉军衔,因为喜欢中国,在伦敦亚非学院求学时专攻中国诗歌,毕业论文写的是王维。2004年,他隐居莫干山中,如中国的隐士,租屋,种菜,写作,享受着一段难得的心灵奥德赛。
算起来,Mark在莫干山经营咖啡馆和家庭旅店已十年之久,他最初来到莫干山是因为偶然读到了《孤独星球·中国》里的两句话:“莫干山是殖民时代居住在上海和杭州的欧洲人的度假旅游胜地。从杭州西站坐长途汽车需要40元,在山上度过一晚需要250元左右。”1999年春节,Mark在上海朋友的介绍下,第一次登上莫干山。作为一名自由作家和前出版人,他比一百年前首探莫干山的佛利甲、谭卫道等人走得更欢,看得更真,梦得更远。他就像是那个从英国跑到普罗旺斯定居的彼得·梅尔一样,介绍了莫干山,以及他们一家四口在这里的乡居生活。他的英文自著《ChinaCuckoo》在海外影响巨大,,纷纷派记者重访莫干山。在遥远的东方,在莫干山上,他们发现了另一个和西方世界有关的百年记忆,莫干山被重新呈现在世界眼前。
2014年10月14日,《百里湖山指顾中》付梓前,莫干山管理局的吴先生陪我拜访了Joanna。这位热情的女主人请我俩在山顶喝咖啡,她自己则点了一根烟,坐成一道风景,娓娓道来江南秘事。交浅言深,她递给我一张写有Mark邮箱的名片。我买了一本新版的《China Cuckoo》,又在咖啡馆里拍了一张相片,以为感谢。下山,薪松同学帮助翻译了书中第十章“归去来兮”:“莫干山在东端,往西山山¤相连,直到天边的喜马拉雅。而地图上弯弯曲曲的山脊线遥指珠穆拉玛,再往西行就是欧洲了。山超越了它的意义,横亘东西。归去来兮,既处同一群山,则聊可欣慰——但首先我要熟悉自家庭院。”莫干山中多幽篁,很适合山居,过古典生活,亲近自然。一语未发,竹影先动,处处是琴声,种种是君子气。Mark与王维一样都是贵族,不太爱奢侈品,为莫干山下的“洋家乐”取名HillStation,便有很浓的王维的诗境。可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中国的制度与现实也如近人丁文江的咏竹诗:“竹是伪君子,外坚中实空。成群能蔽日,独立不禁风。根细善钻穴,腰柔惯鞠躬。文人都爱此,声气想相同。”所以,Mark想成@为王维很难,但不妨成为陶渊明与苏东坡的结合体。
虽然Mark现在已经返回英国,他大概是最后一个在莫干山上长住的外国人,但他的咖啡馆依旧是莫干山上外国人聚会的一个重要据点。
四
有心的读者会注意到,我在书中不只一处提到张炜先生。我跟“黄埔系”学生学的,叫他校长。张校长今年七十八岁了,号佛陀山人,对古典诗词研究甚深,兼及创作与推广,是原莫干山诗词学会副会长。2014年8月20日,他在图书馆做过一个讲ξ 座,《欧游诗兴》。当时有一档旅行真人秀节目《花样爷爷》很火,而张校长刚游历了欧洲四国回到德清,所以我就请他来讲。
西方人总觉得谈起旅游心情会比较好,同时迷恋乡居生活。德国是张校长欧洲游的第一站,他依次游览了维尔茨堡、罗腾堡、丁克斯比尔、新天鹅堡、旧天鹅堡。对于德国颇负盛名的建筑老天鹅堡,张校长没有什么印象,却对当晚入住的家庭旅馆记忆深刻。他说:“那是一家牧民的老房子,木结构,很大,上下三层,单间阳台、卫生间一应俱全。自然、古朴、干净、舒适。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阳台面朝一片广阔的草地,那是牧场;远处群山起伏,云雾飘忽不定,有几ぷ头牛在牧场吃草,优哉游哉。忽有一阵云雾飘来,先是雾,后是雨,接着是冰雹,最后又悄然退去,在阳台前的牧场上留下长长的、薄薄的、飘忽不定的云雾的纱带。我按下了快门,配诗曰:‘阳台小憩自清闲,异国风光更可怜。云雾飘游缘底事?天鹅梦好梦如烟。’”
张校长说,欧洲之行给他的最大启示是所有的这一切不是特意给游客准备的,包括老而不旧的理√念、偶然而起的诗兴,生活本来就需要历史和文化。我不由地想起了第一代洋家乐的领军人物南非人高天成(Grant Horsfield)。2007年夏天,这个在上海工作的小伙因为“被都市压得透不过气,开始寻找原汁的自然”,骑着山地车来到莫干山麓小山村三九坞。他发现此处有不少被废弃的民居,房主已搬到山下去了。此处青山葱翠,修竹袅立,青松环侍,润玉般的湖水氤氲着岚气,这不正是他要寻找的“原汁的自然”吗?一念既生,他立即行动,租下数栋废弃的农舍,亲自设计改造装修,风格当然是田园式的,竹篱柴门户牖,低碳环保,乡土而不失雅致。他给它们逐一取了名字,曰“紫岭居”,曰“翠竹小筑”,曰“竹工作室”,并邀请朋友们来品茗、赏景、散心。
如今,德清的洋家乐己发展到六十四家,经营者来自南非、法国、英国、比利时、韩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反观现在的洋家乐,已经非常有』欧洲风情,形成了集群效应,包括三类:以裸心谷、法国山居为代表的拥有异国风情的度假村,以三九坞、岭坑、后坞区块为代表的农民房改造的民宿,以陆放版画藏书票馆、小辉创意工作室、莫干书院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园。我在其中的一个叫横渡乡居(位于莫干山北麓四合村横渡34号,老虎潭畔)的农家院落里住过。晨露未晞,水声潺潺,惬意地在乡间小路踱着,心里也就有了陶渊明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从容。极目四望,周围竹木溪石山岚烟雾,无一不带着一种田园诗的清韵。而从晚八点到早八点,你的到来与离开,便如萤火虫飘过村野。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再次发现并重拾陶渊明的智慧,潜回乡居,做次清修,感受简单渐成时尚。比起更近人烟、像外国小说中经常读到的“树屋”的裸心谷,私以为避世宁静的法国山居更适合年轻世代们。法国山居的主人司徒夫(Christophe Peres)尽管是法国人,却是一个中国通。我未见其人,已领教他疯狂的名声,他写有一本游记《裸奔》。法国山居最初为司徒夫与妻子、孩子来莫干山度假的私人庄园,所以家的基调先入为主,底气和质感似乎都不离亲爱的三个字,后尝试对外经营,虽属高端消费,但为体验一把无比昂扬的生活状态,来山居住一晚,吃一次法国大餐,喝一杯葡萄酒,亦是值得。
五
关于古典诗词,我还想多说一些。
我在书中有一篇写著名翻译家赵萝蕤的《那一滴葳蕤泪》。赵萝蕤这个名字就出典于李◣白的诗“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 还有一篇《阅读资中筠》。我在文章里说:“母语学到什么程度,整个文化底蕴及思想深度就被决定了。较之资先生那一代人,我们的中文基础显然没有打好,外文又是夹生的,学习条件是优越了,但教育环境更糟糕。”资中筠先生残缺的记忆中常出现母亲一边给她穿衣服,一边吟‘春眠不觉晓……’的情景。她最早听会的一首唐诗就是《春晓》,至今还能用湖州话背诵。俗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诵旧为中国人的必修课,内涵既丰,意境在胸,作用何其宝贵。中国传统的学习态度,是读进去,再跳出来。先读进去,最重要。什么叫读进去?就是化身作者,融入作品,体会两者的美感特质。怎么才能读进去?就用吟诵。近日,《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栏目组编导三邀我上节目,我说,如果我现在还在上大学,一定会去。我的倾向性意见,诗词从卐前是琴剑书箱,现在也是江湖。
跑野马了。我很庆幸自己毕业后〇,即遇见了一位菩萨心肠、君子作风的馆长慎志浩先生。湖州市作协主席杨静龙先生这样评价慎馆,“我和慎先生做朋友,多半因为他淋漓尽致的做派”。市图书馆副馆长钱志远先生赞慎馆为“梦想操盘手”。德清图书馆的天空因他的高瞻远瞩,有了一片德图蓝。同行们听他谈图书馆↙,受启发是小,受刺激是大。要是不曾成为图书馆员,我大概没有机会更深地了解公共图书馆这一平台。因为亲缘、业缘、趣缘、地缘,谈笑有鸿儒,往来亦有白丁,朋友们一直鼓励我写日记。终于做了这个决定,从2015年的第一天起写日记。一如年轻世代们所认同的那样,“最好的自己,一定是置身其中且勇敢选择,选择成为自己,成为这个时代里能够信马由缰过好自己生活,并在力所能及时为推动时代巨轮搭一把手的那个人——这是生活最大的本质,年轻♀最大的任性”。但愿我还是那个内心赤诚的人,甘愿服从前辈的训诫,接受世道的磨砺,我的眼睛里仍然有无限的阳光炫目,我的人生没有失去方向。
湖烟湖水里,一指一顾中,人生的四分之一业已过去,我想要停歇,而时光★却从未留步,帅得熠熠生辉。已经走过你『,马不停蹄的一年;已经走进你,“三羊开泰”的又一年。2015年,我将从吾所好,一路继续,每天照例很勤奋地工作,任性地生活。“读书作文不能懒,天地日月比人忙”,关于下一个高低起落,谁说得清看得明,或许迎面而来的,会是我所期望的。最后,感谢各位放弃休息天赶来给我捧场,恭祝各位新年心想事成、喜“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