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何谓“思无邪”?
可不是天真、无知、不谙世事、毫无眼力见儿或拿不懂考虑别人感受当率性。
思无邪,是独立、善良、诚实、勇敢、真性情……所有这些美好的品德。
“诗经”中的辞章,朴实、澄澈,如一汩清流。
而中国古代的戏剧里,也有一众少女,高洁美好。如春谷幽兰、夏池青莲、秋园露菊、冬野傲梅。
她们◆活在扑尘典籍里,活在乡野稗史中,也活在如今城市某一隅的戏台上。
才子佳人的故事,如义乌批发市场的珠宝首饰,良莠不齐。然而好故事里的女子,却绝非千人一面。
她们性格迥然,但灵魂里闪光的部分,却无论隔了多少世纪,都会令邂逅的路人,驻足动容。
今天,好戏君就来数一数,那些如椟中明珠般品性高洁、令人心驰神往⌒的,古典传奇中的少女。
文-/-殷嘤嘤
───
《西厢记》 红娘 位卑心贤,义勇兼具
↘
故事里都是这样开头的:家境贫寒的书生上京赶考,在借住的寺庙里遇见一位倾国倾城的小姐。
古人常常一眼定情。《西厢记》里的书生姓张,小姐叫崔莺莺。
却因为有了红娘,这个才子佳人的故事呈现√出明朗轻松的别致感。
最早元稹的《会真记》里,红娘只是个传书送简的丫鬟,但这个性格直率,正义感十足的姑娘实在太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了。
她给小姐打掩护,帮张生◢诉衷情,难得明事理又热心肠,熟教条却接地气。
与莺莺商量对策时她说:“放心罢,小姐无★妨碍,奴要在四角台儿上逞风流。说甚么苏秦的舌头,张仪的口齿,管叫你把风月的愁肠一笔勾。破着奴今朝闯他个鸿门宴,亲自有樊哙的英雄、子房的谋。”活脱脱一位豪气干云的江湖侠女啊。
清代京韵大鼓《大西厢》里她唱:“我小红,保管你们∞二人双双对对、对对双双、入了洞房,你们地久天长”。得此助攻真是莺莺之幸。
大胆地与老夫人抗争:“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期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这个泼辣机智的红娘让老夫人都赞叹:“贤哉!红娘之论”。
昆曲折子戏《拷红》里红娘一跃成为主角,京剧《红娘》的主题甚至成了“见义勇为的红娘用尽一切办法成全了一对钟情的青年男女。”
红娘对莺莺的帮助,并非纯粹出于对拉皮条事业的热情,而是取决于价值的原则:1,她感念张生对自己一家的搭救。2,不满老太太过河拆桥的做法。3,也是觉得张崔二人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双。
她忠于内心的价Ψ值判断,又热情无私,“义”和“勇”兼具。若有此闺蜜,夫复何求。
via 苏州昆剧院
《花木兰》 花木兰 忠孝两全,有血有肉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用语文课本上的话说,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明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是徐渭所作,梅兰芳也曾排过轰动一时的京剧《木兰从军》,豫剧《花木兰》更是家喻户晓,彭麻麻也曾在歌剧《木兰诗篇》里扮过花木兰。还有走出国门的美国动画,由诗到戏「再到现代影视作品,木兰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几乎是中国古典女性里第一大IP了。
木兰身上表现出儿女对父母的深爱,“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功成身退”、淡泊名利、不贪恋官位的人生境界,这些传统的价值深深植根于国人的理念。
很多改编都喜欢给花木兰加上一段感情戏。
征战沙场,退敌守国,建功立业,掷地有声发号施令的将军曾经也是个柔情少女◣。
花木兰代父从军内心的悲伤,在将军和少女的双重身份中犹抱琵琶半遮面。
她不只是个忠孝两全的女英雄,更是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再生缘》 孟丽君 天生雍容,不卑不亢
杭州才女陈端生在弹词杰作《再生缘》里创造这个传奇女子的时候,才十八岁。
貌若西子、才比孔明,家世容貌才学爱情友情样样备全,就算念着“一寸相思一寸灰”,那也是幸福的思念。
如同孔尚任说的戏剧动人处,就要在快乐时着力渲染,悲伤时则更显悲ω伤。
一时间情势突变,国仇家恨,儿女之情,未卜前途,件件堆上眉头。
她却稳扎稳打、步步逆袭:女扮男装,考取功名,指点江山,胸有丘壑。
能昂首⌒告诉所有人“论才学,我绝对不会输给男人”,直至得到帝王嘉奖。
借用郭沫若的话:她挟爵禄名位以反男尊女卑,挟君威而不∞认父母,挟师道而不认丈夫,挟贞操节烈而违抗朝廷。
敢爱敢恨,至情至性,文韬武略,不让须眉,怎么不令人钦佩。
好一个闺阁英ω 才。
各个戏种中,又多以《游上林》一折最是精彩。
是时,“风和日丽百花香,粉蝶双飞斗春光”,天子与郦相(孟丽君乔装为男子)同游上林,天子已知其女儿身,慕其才华欲纳为妃,言语间百般暗示,孟丽君却不为所动。
在黄梅戏里,丽君面色一端,转身举目远眺:“自古来君明臣直国运昌,君戏臣谀危家邦,今日戏臣失礼仪,不敢↑谄媚侍君王。”言毕回身拱手为礼,白衫飘拂,
越剧中,丽君则回答说:“才疏不识相思草,臣只闻自尊自︾重有含羞草,草木也知自尊重,人情当比草情高。”“君赐臣一幅湖山收眼底,臣报君万家无忧乐升平。”
淮剧里的孟丽君面对天子的约会,则如此OS:“人在画中心莫醉,我还须谨言慎行且留神。”
可惜陈端生只写到《再生缘》第十七卷就死了。空留下这不卑不亢得不要不要的孟丽君,绝代风华、香绕寰尘。
越剧版本,单仰萍饰孟丽君(配图君是单仰萍脑残粉~)
《锁麟囊》 薛湘灵&赵守贞 春秋亭内,侠骨柔肠
↘
京剧大师程砚秋演了一辈子的戏,最能代表他艺术成就的大概就是《锁麟囊》。
《锁麟囊》的第一折,大书特书了薛湘灵的公主病。无论是手帕还是嫁妆,下人递上的物什总能横挑鼻子竖挑眼,难以称心,这矫情劲儿和《蓝色茉莉》里的Jasmine好有一拼。
但其实她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好人,顽皮刁钻都是对生活环境的抗争。薛湘灵与贫女赵守贞同日出嫁,在春秋亭躲雨,薛听了赵守贞的哭泣,便善心大发,将锁麟囊赠予了素不相识的赵。
“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这份济世情怀真让人击节赞赏。
薛家因水灾而落魄,薛家大小姐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现在终于折翼了。也许应该拉一条横幅,对她说“欢迎回到人间”。
贫女赵守贞的夫婿卢员外却混得风生水起,花园洋房随便买买,还有余粮在镇上发粥赈灾。薛湘灵阴差阳错进了赵家做保姆。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渗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
骄矜的姑娘会成长。
幸运的是,彼此发现旧物锁麟囊,双方相认,千金小姐的家←人陆续找到,二位小姐义结金兰,有情有义,大团圆,是福报。
赵守贞和薛湘灵,是一对平行生活中的知己。当年一句“春秋亭外风雨暴”,暗示的正是无雨的春秋亭构成了一个独立自在、与暴雨连绵不同的另一重的空间。两位女子秉持与周遭不同的价值观,在此相◣助相惜。
程砚秋演出《锁麟囊》
《红鬃烈马》王宝钏
↘
吃苦耐劳,勤俭负责,奋斗不懈,大器晚成,王宝钏一度被星座八卦解析为摩羯女典型代表。但其实京剧《红鬃烈马》里,透着一股狂野劲儿。
“王孙公子千千万,彩球单打薛平郎。”
执意嫁给了心上¤情郎薛平贵,宰相父亲一怒之下与她断绝了父女关系。
住进寒窑的贫贱夫妇清苦的日子倒也甜蜜。但战事一来,薛平¤贵觉得自己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宝钏是多么不愿意自己的丈夫离开,但薛郎是有才有识的伟男儿,总不能与自己终身相守寒窑,她擦掉泪水,为薛郎收拾行装,挥手送他出征。
之后,独守寒窑,这一守,就是一十八年。
寒窑中的王宝钏始终矢志不移,纺纱度日,一心一意筹待着√良人。
之后,独守寒窑,这一守,就是一十八年。
实在难以想象,这十八年,她是如何渡过的。是否拒绝了很多老阿姨的麻将局、广场舞邀约直到没有朋友?是否拒绝了很多农夫或山寨大王的追求直到红颜衰老?
毕竟她不是可以靠吃蜂蜜过活的小龙女,况且还比小龙女多了两年。
之后薛平贵是否真的平步青云似乎已不再重要。王宝钏的心性洁净得如同《桑园会》里秋胡对罗敷的这◥番赞叹:“你好比皓月空明亮,你好比黄金土内埋藏,你好比鲜花无人赏”。
王宝钏是无法用现代价值观去评判的。她洁净到让人不忍心、不舍得去用现代的女性主义观点去评价她。她像坚守着信仰的苦行僧,在时间■和空间之外,遗世独立。
如今,每当想要放弃或转弯的时候,就会想起收到王宝钏书信后的薛平贵的心境:
“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放下西凉无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宣萱和陈浩民主演的电视剧《薛平贵和王宝钏》
《琵琶记》 赵五娘 胸怀宽广,有贞有烈
↘
《琵琶记》是现存〗最早的南戏“五大传奇”之一,起自民间传说,经历朝改编后,定于元末高则诚之手。故事说的是㊣新婚后的汉朝书生蔡伯喈(原型蔡邕),被其父勒令赶考,中状元后被丞相强招为女婿。同时家中遇到饥荒,父母双亡。原配赵五娘尽心服侍公婆后,罗裙包土,修筑坟茔,后身背琵琶,一路行乞上京寻夫,最后团圆。
为了公婆,她典衣吃糠。
“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一贵与一贱,好似奴家与夫婿,终无见期。丈夫便是米呵,米在他方没处寻!奴家便似糠呵,怎的把糠来救得人饥馁?”
她已然把公婆当成至亲,即使婆婆怀疑◎她吃独食,她也毫不记恨,心中全无藩篱。
她的孝,已经超越了古代礼义的规范,也超越了现代“上路”、“做到位”的要求,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对旁人的亲与⊙爱。
公公感念赵五娘之孝时一句“天呐,我待欲报你的深恩,待来生我做你的儿媳妇!”
为了忠孝、为了独立和自尊、为了承诺、为了爱。人生的重量似乎全在里头了。
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中,能够保持着一种淳朴善良、忠贞不二、吃苦耐劳的〗美好品德,真是让人油然而生十二分的敬意。
“有贞有烈赵贞女。”
《昭君出塞》 王昭君 一十八载,我不转弯
↘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
王昭君在“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时,也曾◤反复地思索;而汉元帝面对两国的安宁时,也曾片刻地踌躇。
如果当初贿赂一下画师毛延寿说不定早就被@ 临幸了...
历史没有如果。那昭君就不是昭君了。
黄尘滚滚,孤鸿南飞,牛羊遍地,青草连天。
京剧里的《昭君出塞》,把昭君一路上的心情唱得颇为辗转。
走到半程,马停了步子,原由是“南马不过北”。
慢说道人有思乡之意,
马呵,岂无恋国之心,何况人乎?
慢说是个人,就是◣马到关前,
马到关前,它就步懒移。
人影稀,
只见北雁南飞。
冷清清,朔风似箭,
又只见旷野云低。
细雨与姣枝,在皇宫多尊贵,
受洪福与天齐。
自少儿在闺阁之内,
哪曾受,哪曾受这风霜劳ㄨ意。
本也是万千宠爱的闺阁少女,却远走湖地。
秦腔里也唱出了浓重的乡愁。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巍峨,河水湍湍,父兮母兮,道阻悠长。鸣呼唤哉。忧心恻伤。”
而那乡愁越是缠绵悱≡恻,越显出昭君单纯的女儿态,后世也对这位本是闺阁少女,却远走胡地的女子更为疼惜和敬重。
怀抱琵琶别汉君,
西风飒飒走胡尘。
朝中甲士千千万,
始信功劳在妇人。
《霸王别姬》虞姬 妾虽红粉,久慕英雄
↘
虞姬当然是美丽的。
但给我们的印象〇却是“刚烈的”。
乱世,她选择与起兵抗秦之人。并且,绝不能是“市井无赖”出身的刘邦,而必是“神勇千古无二”的西楚霸王。
霸王傲骨,好言相劝;霸王哀伤,温言解忧。不弄权,只相伴。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
她心里也憎恨这场战争,期盼和平安宁。
然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君王意气尽时,虞姬也无偷生之贪:“大王你安心往江东去,妾身拜辞也。妾本居江东,随君亦数年,蛾眉双宛转,莲步独翩跹。玉貌倾@城色,花容绝世间,一朝垓下故,刎首入黄泉。”
一场舞剑成了空前绝后的凄美。
尤是梅兰芳饰的虞姬,将“亦悲亦泣”表现到了极致。
使命已尽,绝不拖累。
以剑寄情,以行立义。
试问此等见识与决绝,世间几人?
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妾虽红粉,久慕英雄。
难怪清朝诗人何浦《虞美人》如此歌咏:“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ξ 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指虞姬)”
这个大家都知道是谁吧。。。
《李慧娘》 李慧娘 因情生义,护送到底
↘
京剧《红梅阁》讲的是薄命女子李慧娘的故事,是荀派的代表剧目,。昆剧《李慧娘》讲的也是同样故事。
李慧娘为南宋重臣贾似道的侍妾,在上元节陪主人游西湖时,偶然◎看到公子裴舜卿容貌与风度超群,像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她的波心。
仅仅赞叹了一句 “美哉!少年”,被贾似道杀死,葬在牡丹花下。
痴情小女子化作牡丹花下鬼还在思念她的心上人,听闻贾似道要加害裴郎,还要救护无辜受到牵连的小公子逃离虎狼之∮地。
在越剧中,李慧娘的内心世界被着力刻画了。
李慧娘第一次救裴失败,阴阳宝扇失去神力之时,她去见判官,判官同情李慧娘:“念你心地善良,青春貌美,我已求得阎王恩准,让你还阳人间!”但是,李慧娘却坚定地回答:“我已不在乎是生是死,是人是鬼,可那裴生青春年少,前程似锦,只要能∮救出裴生,阴曹地府就是我的家!”
然而,如此倾力护送裴郎后,却又毫不欲求回报。
当裴生愿意同李慧娘“有情人愿效比翼鸟儿双宿双飞在泉台!”之后,李慧娘却勉励裴生道 “黎民之苦铭心里”,“好男儿志在四方”,可见这位№少女胸怀之慷慨!
虽为魂灵,却敢爱敢恨、大胆炽热、轰轰烈烈,只做所想做的而不以付出绑缚他人,可谓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和那因爱而还阳的杜丽娘相比,李慧娘因爱而以鬼魂之形相护,实在也毫不逊色啊!
杨子奕将在即将上演的《极致·李慧娘》中饰演李慧娘
《三休樊梨花 》樊梨花 英姿飒爽,美丽无双
↘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叫《移山倒海樊梨花》,全无印象男主是咆哮帝马景涛╱,只记得女主真是气场强大英姿飒爽。
《三休樊梨花》(或《三请樊梨花》)其实是一出流传甚广的传统老戏,京剧、婺剧、豫剧、越剧、秦腔、粤剧、昆剧、黄梅戏好几个剧种都演过这出戏。
关于樊梨花的身世,民间的传说多数认为和她的出生有关。说她出生之时就因有人预言她会弑父杀兄,而被自己的』父亲,也就是西凉国寒江关守将樊洪扔在了野河滩上。后来,据说是一位得道的高人梨山老母途径此地将她带到山中。在抚养她长大的同时,教会了她移山倒海的法术。也许是因为人的天性,18岁的樊梨花在一次游历中偶然遇见了薛丁山,也就是唐王朝征西元帅薛仁贵的公子,并一见倾心。
为了爱情,她将薛丁山抓了三次放了三次;为了爱情,她在劝说自己的父兄∏归顺唐王朝而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兄。可即使这样,满脑子正统思想并抱有偏见的薛丁山对她却依然不冷不热。就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与她结了婚,也还要将樊梨花一休再休。只是后来战事吃紧,所以才又有了“三请樊梨花”的故事。据说后来还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了圣旨,由程咬金做媒,才最终促成了他们两人的婚事。
性格粗莽的程咬金也称赞说:“我平生走南闯北,结识人很多,最佩服的就是这樊梨花。”
樊梨花,美丽无双,武艺最高,天下无敌;虽受辱含冤,却申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德报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丽的,深刻的。
秦腔《三请樊梨花》
读罢这〓些女子的故事,心内潮涌不息。
虽是古人,虽是在那“封建”的腐旧朝代里,然而品格和性情又何尝让于须眉?
当如今我们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偶像,却不期然的,在蓦然回首中,看到了那些被流传许久的故事中的女孩们,原来她们身上早已具备了那些▲震撼人心的感动……
无论是女扮男装,化为鬼魂,她们都是侠骨柔肠的、有情有义的、机智勇敢、不卑不亢的……自由的女子。
●
新戏|人物|观点|互动|专题|休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