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两天的时间里,意外获得了两次采访濮存昕老师的机会。周五晚上恰巧在第一次采访完濮老师后,观摩了一场由李六乙导演、濮老〇师主演的话剧《万尼亚舅舅》。在采访和观剧中,有一些相关性的思考。所以这是一篇混杂着采访与观剧感想的笔记。 这篇语言没△有反复去推敲,随意点,我们聊聊天~今天就听我说话~
我看到的濮存昕与《万尼亚舅舅》
一.
采访濮老师前,我非常♀紧张。这可能是我在四个月的实习中,最紧◎张的一次采访。
抱着能够切入艺术领域的心,我争取到了这份实习,所以其实在艺术领域,我所知极其有限。
?
在◥以往的采访中,我有限的认知抑或说我的无知能够帮助我消化掉很大一部分的紧张情绪。
那些不了解的、在相关领域达到顶峰的人,我也@只有一个毫不具象的概念。但这种概念无法与其他我所熟知的人进行某种意义上的成就对比。
?
看不到这种对比而产生的差距,也对好有多好、差有多差没有概念,只能在一种共同的审美体验上得出属于对个体的评价——他本人的演绎的确精々彩而迷人。这使他们在我心中成为独立的个体,我只关注着他们本身。
?
因此,有些时候会紧张,但总会慢慢消化掉。
采访濮存昕老师之前,我在想我为什么紧张。
我以为是因为他的形象█我相对熟悉,并且在头脑中有较为准确的对比。
我也清楚地明白好演员与一般演员之间,相差的功力有◣多少。
?
他的一切都太具象,他及他代表的一切抽象意义真实地反馈到我的内心。所以紧张。
我感觉人本身很神奇。
人常常会因为未知而恐惧,就像害怕黑夜里看不№到方向的路;
此刻我却又会因为已知而恐惧,这很神奇。
?
人在未知或≡已知中感到的恐惧,界限究竟在哪里?
当然,主观的无知不参与讨论。无知之时,对象其实是可知的,而不是未知的。
?
?
二.
“濮老师好。”我在排练场等濮老师来给戏剧队的队员们说戏。当他迈大步带着风进入排练厅的←时候,他的眼睛迅速观察到了整场中存在的人。
?
我站╱在一旁,他露出〇一个轻松、自在又温暖的笑容。
他笑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使我感觉到被关注,即便他此前从未见过我;即便我尚未说明我的身份,只是和一群演员同站在一个屋子里。
即便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那个时候很多东西便化解了,对陌生工作人员尚能分一丝不敷衍的笑容,我又何须担心出现问题。
?
这天的濮存昕穿的很普通,也很舒适,身上透出一股生活的味道。深色休闲短@ 袖,牛仔裤,运动鞋,自己背一个很大的黑色书包。他向所有演员脱╳帽打招呼后,便要求马上开始检验最近排戏的成果。
?
演员们准备道具的时候,他自己默默地去倒了一杯▲水,然后坐在椅子上,等待演员们开始。
?
没把自己当领导,也没拿自己当腕儿。
他身上这股浓浓的生活气息,使人很容易就相信他是一个优秀的演员。
你真的很难对他产生♀坏的第一印象。
?
?
三.
看濮老师指导一个小时左右,跟着他到化妆间去。我才知道原来他有演出,我也才知道我看是戏剧就报名观摩的《万尼亚舅舅》正是由他主演。
?
他真的很自在,我不知道★是不是在舞台上越来越自在之后,在生活中便有更多的从容与不拘小节。
?
采访他真的很简单。
我从来没『有做过这么简单的采访。
我阐述了这次采访的方向和重点后,尚无发问,他就很快能明白你需要什么,并且非常准确地把记者想要的东西讲出来。
并且会Ψ告诉你超出你预期的量的东西,以便你有挑选余地。
结果我做的工作就只是认真地听,然后拿∮笔一条一条划掉那些还没问便已经被回答的问题。
?
采访中,濮老师说提到演员要明白观众的心。
我想,他已经把很多东西都融汇贯通,作为采访对象,他亦明白记者的心。
?
?
四.
?
说《万尼亚舅舅》这场演出前,先聊聊这个故≡事。
?
这一段百度摘录:
出于对↑姐夫谢列布利雅可夫教授的尊敬和崇拜〓,万尼亚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幸福,与外甥女索尼娅辛勤经营庄园,供养这个被他们全家视为天才知识分子的教授长达二十五年。后来由于姐姐去世,教授退休带着他美丽的新婚々妻子叶莲娜回到庄←园。然而,他古怪的生活习惯把庄园的生活搅得一团糟。
与此同时,富有诱惑力的叶莲娜又引起了万尼亚和乡村医生阿斯特诺夫的关注,这也让一直深爱着阿斯特诺夫的教授女儿索尼娅黯然神伤。万尼亚最终发现他一直崇拜着的姐夫只是个极度自私且华而不实的庸才。陷入极度失望的⊙万尼亚舅舅最终带着无比的愤怒向姐夫拔出☆了手枪……
?
我加一点:
?
万尼亚最终没有打死姐夫,两枪都没╱有打到。对于这样疯狂的自己,万尼亚自己也很难过。最终,姐夫和叶莲娜决定离开庄园,万尼亚原谅了姐夫,愿意继续供养自己的姐夫。
?
“我的一生给毁啦。我有才能,有智慧,有勇气……如果我有正常的生活,我何尝不能做个叔本华,做个陀思妥耶夫斯基……”万尼亚这句台词大概是最常被提及的,也成为悲剧小人物的一种呐喊——那些不得不被繁重的生活搁置的梦想。
?
剧本其实也有一些很概念的感觉存在,很多衔接并不紧密,有些跳脱。这@ 是一种风格,不是问题~
不过⌒最好奇的是,我有目的的去寻找教授姐夫草包一个的证据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是万尼亚自己的定论,其实并没有客观的证据出现。
这使我产生一个疑惑,教授姐夫究竟〓是不是草包呢?单纯相信万尼亚,我也做不到。
?
剧本中也有一些宗教元◆素存在。比如结尾外甥女索尼娅表示要忍受生活的考验,上帝会因此在死后给予温柔和善待。
那ξ 种我们会休息的发声,也许因此这种元素存在,可以被理解为是死后的休息吧。
死后被上帝善待的↘休息吧。
这种心声充满了无力感。?
?
五.
?
《万尼亚舅舅》由李六乙导演、濮存昕主演,以及有一批优秀的人艺演员。对李六乙的导演风格,似乎有很多声音。不论其他声音是怎样的,对于这位导演我是欣赏的。
?
第一次看他的戏是∞四个月前,《小城之春》。那是一场同样▲有很多静态和留白存在的演出。
这种节奏很难得,他似乎有很长的空白,但是那像是一些长长的、有连贯性的叹息;而不会给人一种演员断片了的感觉。
?
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更加考验演员的基本功。演▃员不怎么动、舞美布景不会特别复杂,常用的☉道具有限,甚至仅靠语言描述。
演员们以》说的演绎为主,如何在言语之中,利用台词就能展现出肢体和细微的情绪,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并且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没有到自己戏份的演员,长Ψ久的在台上一动不动,这对形体有高的要求々。
?
我觉得这样的导演方式更能激发人本身的力量和增强人个体对舞台的感染力。
舞美精致是需要的,但是我自己不太喜欢过于华丽、唯美的舞美,会觉得喧宾夺↘主。
我更关心人本身在舞台上展现出来的东西。如果演员的人物在舞台上立不起来的话,美好的舞美就像是一种讽刺【。
?
《万尼亚舅舅》的演出长达三个多小时,我看到的是,演员们自如地生活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不慌不忙,他们坦然自在,他们呈现出了一种状态,而非堆砌「高潮。
?
当然,这样的戏剧门槛◇会高一些。有些人无法理解,有些人难以坚持。如果我不是因为有观摩的机会;如果我不是想到离开这里之后我很难有余钱买一场戏看,仅仅想到可能会错过末班的地铁,我也︼很难坚持。
?
不是因为不好看,而是因为内心中隐隐的焦虑。
我不得不承认,这场戏更适合那些内心安宁的、生活有物质性稳定因素或者有较长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的人,来这里坐着,享受一种舞台营造出来的状态和氛围,以及观察ζ一群人如何在面前的一块空地上生存。
?
?
六.
?
濮存昕老∩师在采访中提到了声音,提到了台词的训练问题。他希望演员不依赖话筒,他希望演员的台词表现力能够更高。
?
看《万尼亚舅舅》的时候,我特别留意了声音的问题。演员卢芳甫开∞口,我便心想“这个声音我曾经听◢过”。我立马知道,她就是《小城之春》的主演。
?
好的演员大概就是这样,从声音里我能记住一个人,而后在另一个地方将她认出。百度查询,果然是同一个人。
?
当然这场演出中,大部分演员都展现了极优秀的台词功力。我不得不再次提到表演中的大小声。大声做不◆好,便是过头了;小声做不ζ好,便是没用情感。
?
在这些优秀演员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在大声时他们克制;小声说话时又暗含爆发。
他们的每一种声音※都包含着立体的情绪处理,我能感觉到→是复杂的;即便是最小声的部分,我也觉得情绪充满了张力,饱满的情绪填补在字词之间。
层次非常丰富,是多种情绪符合的结果。能感觉到的是,多种情绪在一种表现中对冲着。
?
以演员对于痛苦部分的台词和情绪处理为例。我能感觉到的痛苦不是痛苦本身,而是知道痛苦中有恨、痛苦中有疑惑、痛苦中有遗憾,或者痛苦是一场积蓄的爆发。
?
那些很容易被处理为大爆发的片段,在濮存昕、卢芳这样演员的处理下表现为多种形式。
我不得不客观地提到大俊在艺考时的朗诵。
在我看来,那是㊣ 不合格的。
把情↙绪的单纯爆发等价于演技或者朗诵情绪技巧的优秀,是不对的。
?
?
七.
?
李六乙的导演有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存在,就是一种暗流涌动的情愫。
?
无论是《小城之春》,还是《万尼亚舅舅》,在我还没看懂剧情前,已经隐隐感觉到人物之前情愫的流动。明明人物之前时常不会目∑光对目光的说话,有时候两个人在一起,仿佛△彼此都在另一个方位。但情愫就是在慢慢流动。
?
我很喜欢喜欢万尼亚舅舅和「叶莲娜相隔一段距离,但是又向着同一方向行走的设计。
这里面有一种莫名的情绪在表明,有种人物关系含蓄地清晰起来。
?
之所以喜欢李六乙,这也是一个〖原因。总之,他的排演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我能感觉到他是有艺术想法的人。他想以自己的方式去诠释经典艺术。这样非苟活的导演,本来就值得赞美吧。
?
不过我感觉他的戏会更适合从开头进入。错过了一段可能就不太好估计前面的演绎,或者说容易一↓时不知道在表达什么。这场《万尼亚舅舅》照例观摩人员要后于所有【观众进场,我进去的时候,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
?
由于此前不了解这个剧本,我赶紧从网上下载了剧本,后半场才跟上了节奏。
(幸亏那天剧场前半场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屏蔽信号。)
?
我当然也尝∴试了不去看演出,而∞是单纯地听一会儿。很享受,也完全感受得到演员的情绪。
?
?
?
?
七.
憋了三个小时的掌声,最后在三个小时之后的十分钟内,被消耗殆尽。
“我们会休息的”这样一句被反复演绎十多遍,鸡汤式的结尾也被两度演☉绎。
?
个人觉得非常累赘,是√祥林嫂性格式结尾。
小人物强调要休息,一直强调,反复强调,最终观看者一开始觉得小人物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对他们充满了同情,也对相关的一切有所批判,有所思考;
最后我的确有一种听得厌烦了的感觉:“行了,干你的活吧,别说了。”
有些事情点到即止就够了,这样的结尾感觉因为太想升华而显得过犹不及。
?
结尾的台词是这样的:
万尼亚舅舅,我们要活下去。我们要活过无数无数悠长的白日和疲倦的▆夜晚;我们要耐心⌒忍受命运所加给我们的考验;我们要替别人工作,无论现在或在我们的老年,都得不到一点儿休息。当我们的时刻到来,我们会没有一声怨言,辞别了这个世界;而在那边,在坟墓的那边,我们会说:我们受过苦,我们流〗过泪,生活对于我们是苦的——上帝会∑ 怜悯我们的,而你和我,舅舅,亲爱的舅舅,我们就会看见那光明的、美丽的、可爱的生活啦;我们会欢乐,我们会温柔地、以一抹微ω 笑来回顾我们所忍受的种种苦恼——在那时候,我们就会有休息啦。我有信念,舅舅,我有着火热的、激情】的信念……我们会▼有休息的!
?
我们会有休息︾的!我们会听见天使的歌唱;我们会看见繁个天空罩满了灿烂的光辉;我们会看见所有人世的罪恶、所有我们的苦难,全都湮没在广大的慈爱里◎啦;慈爱会充满整个世界,而我们的生活也就会变得和平、亲爱、甜美,有如一个温柔的爱抚。我有信念,我有信念……可怜的、可怜的万尼亚舅舅,你哭啦……你一生从来没有欢乐,可是,等着,万尼亚舅舅,等着……我们会有休息的……我们会有休息的!
?
相比之下,我喜欢第一段呈现♀出来的在宗教、在社会、在角色的影响下显现出来的命运感。后一段的结尾用语本身存在着一〗些我现在比较不太喜欢的鸡汤式的东西。偏偏后一段又被反复强】调,加上“我们会休息的”,我是对结尾爱无能啊~
?
最近确实有些忙的
海生
谢幕,濮存昕老师把每个人分别送上前接受掌声。
下台的々时候,濮老师本来走在前面,后来自己默默停下站在台侧,送大家下台。
自己则排末尾下去。
也难怪很多人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